高中学考政治基础知识归纳
前言
学习用途 = =# 如有疑问请联系修订人
修订表
版本号 |
修订内容 |
时间 |
修订人 |
1.0 |
扫描并排版 |
2016-05-29 |
雪星 SnowstarCyan@gmail.com |
目录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了解】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了解】信用工具、支票功能,正确使用信用卡[2]:
- (1)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5.【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运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象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了解】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理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原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理解】价值决定价格的原理: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4.【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成反比。
5.【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6.【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人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了解】影响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3.【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4]:
-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1.【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2]:
-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了解】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1.【运用】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3]:
-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理解】就业的重要意义[3]:
-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 (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 (3)劳动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运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1]及解决途径[3]:
- (1)原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 (2)解决途径。
- 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
- 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 个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发扬创业精神,自主创业。
4.【了解】劳动者的权利[7+]和义务[2]:
- (1)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互为前提。
5.【运用】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1.【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结算业务。
2.【了解】几种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4]:
- (1)存款储蓄: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 (2)股票:高收益高风险同在。
- (3)债券:稳健的投资。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依次流通性渐弱、利率渐高、风险渐大。
- (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措施。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了解】促进社会公平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运用】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4]:
-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 (4)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1.【运用】我国财政的作用[3]:
-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因素)、分配政策。
3.【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2.【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运用】形成良好市场秩序的主要措施[2]:
-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 (1)国家: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 (2)个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4.【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2]:
-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 (2)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5.【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问社会主乂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 (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6.【运用】宏观调控的目标[1]和手段[3]:
- (1)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2)手段:①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规划;②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③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
7.【运用】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3]:
-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缺陷。
- (2)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 (3)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4]:
-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1)利: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2)弊: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加剧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加剧全球经济不平衡和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4.【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4]:
- (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宽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幵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 (3)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必修2 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了解】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
-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
5.【理解】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6.【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1)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 (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3]: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了解】我国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2)专家咨询制度。
-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4)社会听证制度。
3.【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4]:
- (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理解】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理解】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6.【理解】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 (1)信访举报制度。
-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 (3)舆论监督制度。
-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等。
7.【了解】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运用】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障民主、打击犯罪)。
- (2)经济建设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 (3)文化建设职能(宣传科学理论、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
- (4)社会建设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就业、医疗、社保、计生〉。
- (5)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2.【运用】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 对人民负责:
-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了解】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理解】依法行政的意义:
-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
-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了解】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
3.【了解】政府决策时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4.【了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5.【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众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理解】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理解】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 (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 (2)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 (3)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了解】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 民主集中制。
- 表现:
-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其原因:
-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2)原因: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了解】依法执政的地位与作用: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4.【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运用】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
-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
- (2)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6.【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 (1)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 (2)取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 (2)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4)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 (5)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运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运用】我国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韋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运用】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
- (1)珍惜、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 (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4.【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 (1)必然性: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 (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1.【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2.【运用】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了解】国际组织的类型:政府间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
4.【运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2]:
-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5.【了解】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6.【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7.【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8.【运用】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2]:
- (1)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 (2)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了解】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了解】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4.【了解】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5.【了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7.【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4]:
- (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 (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的作用。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 (2)相互交融。
2.【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 (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2)作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 (1)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 (1)丰富精神世界。
- (2)增强精神力量。
-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的原则、正确态度:
- (1)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 (2)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5.【了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了解】传统文化继承性的主要内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2.【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3.【运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
-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 (2)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3)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运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 (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 (2)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2.【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 (1)包容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中华民族之魂。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1.【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理解】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政府和个人的正确选择:
- (1)政府: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 (2)个人:提高素质,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根本任务:
- (1)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 (2)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
- (1)培育“四有”公民。
-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
道德建设。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基本内容、要求:
- (1)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榡。
- (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 (3)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了解】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措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理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了解】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1)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3.【了解】静止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
学业7欠平考试政治基础知识归纳第I4页(共18页)
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 (1)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 (2)方法论:①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了解】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理解】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4.【运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5.【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
- (1)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依据。
-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了解】实践含义及特点:
-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 (2)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4.【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 (1)原理: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 (2)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理解】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
- (1)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 (2)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2)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2.【运用】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运用】发展具有普遍性:
- (1)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2)方法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5.【运用】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1)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 (2)方法论:要做好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了解】矛盾的含义及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1)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 (2)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
4.【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
辩证关系:
-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姜方面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和重要性:
- (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 (2)重要性: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理解】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
- (1)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 (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 (3)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2.【理解】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
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
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政
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了解】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理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2)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 (3)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理解】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 (1)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
现在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理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运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要求:
-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②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